以“创新驱动,促进矿业高水平发展”为主题的2023中国国际矿业大会26日至28日在天津举行。在大会同期举办的国际矿业展览会现场,中国地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研发的便携式全液压岩心钻机吸引了不少与会嘉宾的目光。
这是10月26日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拍摄的2023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开幕式。 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以往钻机体积较大,使用中可能会对植被和土地造成破坏。便携式钻机可以模块化组装,对土地的破坏较小。我们还配备了泥浆回收功能,减少水污染。”中国地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海涛说。
便携式全液压岩心钻机是中国矿业加快绿色低碳革新、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缩影。记者从会上获悉,绿色已慢慢的变成为中国矿业高水平发展的底色。
中国推动绿色矿山建设由来已久。早在2017年,包括原国土资源部在内的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建议》,要求新建矿山全部达到绿色矿山建设要求,生产矿山加快改造升级,逐步达到一定的要求。自然资源部发布的《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22》显示,全国已有1100多座矿山被列为国家级绿色矿山。
10月26日,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观众在国际矿业展览会上参观矿业装备模型。 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自然资源部还组织编制了“十四五”矿山生态修复规划,加强重点流域和重点区域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支持福建、四川、宁夏等矿产资源集中开发区以及生态区位重要生态问题突出地区实施11个示范项目,预计完成治理面积1.49万公顷。
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司战略规划处处长余海洋表示,目前完成了全国历史遗留矿核查,基本查清了由政府承担治理责任的历史遗留矿山情况,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历史遗留矿山数据库,为因地制宜分区分类实施修复治理提供支撑。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国际矿业研究中心在大会期间发布的《全球矿业发展报告2023》表明,中国矿业科技装备正走向智能化。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共落地超过50个矿区无人驾驶项目,覆盖煤矿、金属矿和砂石骨料矿等场景,运营车辆超过300台。随着全球碳减排逐渐深入,矿卡电动化成为矿山降低碳排放的重要途径。
资源回收利用技术也在进步。全球大宗矿产与贵金属回收利用技术和模式已较为成熟,铁、铜、铝等大宗矿产回收利用专利基数大、增长快,资源回收利用率已超过50%。
紫金矿业执行董事、副总裁谢雄辉介绍,该集团所属的矿山企业通过优化生产的基本工艺、推进“多碎少磨”等技术改造,降低矿石处理中的碳排放。冶炼厂运用热泵技术,开展低温余热回收利用。通过并购、新建清洁能源设施,采购、自产绿色电力,提升了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使用占比。
“我们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持续构筑绿色低碳产业链。”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肖珲介绍,江铜集团每年从废水、尾矿、冶炼渣中提铜超万吨。深入推动尾矿综合利用新研发技术,成为公司新的重要增长点。
绿色环保是未来矿产勘探和采矿业发展的重要趋势。“节能环保的产品在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随只能科技不断应用于矿产行业,安全环保的作业方式将成为主流。”刘海涛认为。
中国矿业绿色低碳发展前途可期。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建议,促进创新发展,为矿业发展增添新动能。推广绿色技术、工艺和装备,实现矿山开发与生态保护的有效协同。
绿色矿山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参加会议的专家表示,各地在绿色矿山开采中可将科学有序性、环境可控性、生态可持续性等理念融入矿山全生命周期,把单个矿山纳入到大流域、大自然生态系统中统一考量、统一治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擦亮美丽中国绿色底色。(记者毛振华、宋瑞、栗雅婷、黄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