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日期:2022-07-22 發(fā)布人:潤達生物
噬菌體分布極廣,凡是有細菌的場所,就可能有相應噬菌體的存在。在人和動物的排泄物或其污染的井水、河水中,常含有腸道細菌的噬菌體。在土壤中,也可找到土壤細菌的噬菌體。
噬菌體分布極廣,凡是有細菌的場所,就可能有相應噬菌體的存在。在人和動物的排泄物或其污染的井水、河水中,常含有腸道細菌的噬菌體。在土壤中,也可找到土壤細菌的噬菌體。
下面,小編對噬菌體進行詳細的剖解,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1、形態(tài)與結構
噬菌體在光學顯微鏡下看不見,需用電子顯微鏡觀察。噬菌體在電子顯微鏡下有三種基本形態(tài),即蝌蚪形、微球形和細桿形。大多數(shù)噬菌體呈蝌蚪形,由頭部和尾部兩部分組成。
2、化學組成
噬菌體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質組成。核酸是噬菌體的遺傳物質,噬菌體的基因組大小為2~200kb。蛋白質構成噬菌體的頭部衣殼與尾部,包括尾髓、尾鞘、尾板、尾刺和尾絲,起著保護核酸的作用,并決定噬菌體外形和表面特征。
3、抗原性
噬菌體具有抗原性,能夠刺激機體產(chǎn)生特異性抗體。該抗體能抑制相應噬菌體侵襲宿主菌,但對已吸附或已進入宿主菌的噬菌體不起作用。
4、抵抗力
噬菌體對理化因素的抵抗力比一般細菌繁殖體強,加熱70℃30分鐘仍不失活,也能耐受低溫。大多數(shù)噬菌體能抵抗乙醚、三氯甲烷和乙醇,在5g/L升汞和5g/L苯酚中,經(jīng)3~7天不喪失活性,而在過飽和氯化鈣溶液中,保持數(shù)年不失活。但對紫外線和X射線敏感,一般經(jīng)紫外線照射10~15分鐘即失去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