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日期:2023-04-26 發(fā)布人:潤達生物
噬菌體顆粒感染一個細菌細胞后可迅速生成幾百個子代噬菌體顆粒,每個子代顆粒又可感染細菌細胞,再生成幾百個子代噬菌體顆粒。如此重復只需4次,一個噬菌體顆粒便可使幾十億個細菌感染而死亡。
噬菌體顆粒感染一個細菌細胞后可迅速生成幾百個子代噬菌體顆粒,每個子代顆粒又可感染細菌細胞,再生成幾百個子代噬菌體顆粒。如此重復只需4次,一個噬菌體顆粒便可使幾十億個細菌感染而死亡。
當把細菌涂布在培養(yǎng)基上,長成一層菌苔時,一個噬菌體感染其中一個細菌時,便會同上面所說的那樣,把該細菌周圍的成千上萬個細菌感染致死,在培養(yǎng)基的菌苔上出現(xiàn)一個由于細菌被噬菌體裂解后造成的空斑,這便稱為噬菌斑(plaque)。
每一噬菌體除了能使宿主細菌裂解死亡外,還有一些噬菌體感染細菌后,并不使細胞死亡,稱為溶原性噬菌體,這些噬菌體感染細菌后,將其自身的基因組整合進宿主細胞的基因組,此時,這種宿主細菌稱為溶原性細菌。
溶原性細菌內存在的整套噬菌體DNA基因組稱為原噬菌體(prophage),溶原性細菌不會產生許多子噬菌體顆粒,也不會裂解;但當條件改變使溶原周期終止時,宿主細胞就會因原噬菌體的增殖而裂解死亡,釋放出許多子代噬菌體顆粒。